-
2019-01-17 09:38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欧苗苗 通讯员 张建锋
“奋进”,这可是2018年瑞安教育工作用得频率最高的热词。
这一年,瑞安全面打造“至美教育 学在瑞安”品牌,持续提供更加公平优质、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
这一年,瑞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所呈现的加速度、新气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2018年以来,瑞安教育按照“实施一二三,提升大教育”的思路,通过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正式评估,先后获得全国啦啦操示范区、省示范学习型城市、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省教育工会先进集体、省职业教育考核优秀单位、省内部审计先进集体等荣誉。
提速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如何建?城乡共享课堂如何让智慧教育锦上添花?“民企助教”如何让乡村学校一体化教学碰撞火花……这几副方剂,让全市的孩子们享受到了公平的教育。
【案例】
2018年9月,毓蒙中学投用,一座崭新而富有现代化气息的新学校呈现在眼前。该中学于2017年6月开工建设,仅用一年两个月的时间就顺利完成工程建设,创造了公建项目的“毓蒙速度”。该校与安阳实验中学深度联盟办学,已于2018年秋季正式招生,现有6个班级,设备设施配置齐全、先进,学校直属于市教育局管理,是经济开发区新崛起的一所现代化学校。
毓蒙学校投用
【举措】
瑞安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市创建的实施意见》,科学编制《瑞安市中小学校网布局规划》;投入各类教育建设资金7.51亿元,57个工程项目建设(续建35个,新建项目22个)有序推进;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连续3年将“扶苗育苗”工程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近两年共开工建设20所公办幼儿园,可增加学位5400个;实施平安校园“智慧管控”安防建设3年行动计划,2018年已投入1100余万元,完成全市49所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安防设施提升。
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改革是推动瑞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才能使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
【案例】
2018年8月开始,瑞安实施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百日攻坚行动,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各乡镇、街道牵头相关部门站所开展联合检查及执法行动,出动1300余人次,发放整改通知单800多份,全面开展培训机构治理。
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部署
【举措】
瑞安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近两年在30所学校组建9个现代学校联盟和2个集团校,平稳分流934名学生;切实加强党建引领,根据上级要求,将全市286个中小学党组织5812名党员划归局机关党委统一管理;全面开展培训机构整治,培训机构整治率达100%,其中取缔157家,关停202家。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育才由育师始,育人者先受教育”,一个教师自己没有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就谈不上给学生指点迷津、引领人生航向。2018年,市教育局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严”,要求“爱”,明确“好”。
【案例】
2018年暑假,现任沙岙小学副校长许可参加了“校长论坛”现场演说,题目是《生活即教育》。已有11年教龄的许可结合乡村教育实际,讲述了一个品牌学校建设过程的教育理念与实践过程。他说,教育局搭建这样的平台,让一些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有机会展示,分享教育草根理念和研究,也让有识之士得以展示,是一种不一样的选拔人才机制。
校长论坛
【举措】
瑞安面向社会和高校毕业生公开招录优秀教师249名(其中2019年已提前招聘33名),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深入开展在职教师在编不在岗清理工作,已解聘16名教师,追回19名教师多发的历年工资和“五险一金”476万元;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制度,共交流教师、校长337人(其中骨干教师75人),并在高楼、陶山片“县管校聘”成功试点基础上向全市逐步推开;加大“有偿带生”问题治理力度,查处教师违规办班、有偿补课8起,处理19人。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瑞安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真正做到立德树人,促进学生主动探索自身兴趣,积极影响前端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案例】
2018年8月,虹桥路小学教学研究成果《1+1课堂:基于“整合·拓展”的学科教学变革》荣获2018年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该奖项是基础教育领域内由政府设立的最高级别奖励,此次评选范围涵盖幼儿园至大学,瑞安首次获此殊荣。
全市教育发展大会
【举措】
瑞安组织开展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监测瑞安市样本校监测工作,这也是继2016年之后再次参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此次监测抽取瑞安12所样本小学、8所样本初中,有600名学生及教师(含校长)参加此次监测。此外,全市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艺术素养监测,多所学校还参加了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工作。
2019年,瑞安教育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公平与质量为根本要求,围绕教育现代化这一目标,按照“攻坚十三五,提升大教育”的整体思路,即实施“十大工程”(基础设施增量扩容工程、学前教育增公扶民工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程、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工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民办教育规范健康工程、终身教育开放互动工程、校园文化内涵提升工程、队伍建设改革创新工程、教育教学创优提质工程),开展“三个提升年”(基础建设提升年、内涵质量提升年、清廉教育提升年),强化“五大保障”(组织保障、政策保障、要素保障、改革保障、党建保障),切实加快瑞安教育补短板进程,提升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深入打造“至美教育 学在瑞安”品牌和浙南教育新高地,为云江两岸的每一位孩子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2018年瑞安教育十件大事
1.召开全市教育发展大会。3月23日,瑞安召开最高规格的全市教育发展大会,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市创建的实施意见》的1+7文件,全面引领瑞安教育新一轮发展。
2.通过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评估。6月10日至13日,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对瑞安创建工作正式评估,瑞安顺利通过。
3.中高考成绩再创新高。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502分,居温州各县(市、区)首位。一段上线总人数达1635人(含体艺396人),跃居温州各县(市、区)首位;瑞安中学一段总上线630人,居温州市各普通高中第一;新纪元高中的张楚衣以718分夺得全省高考成绩第一。
4.“啦啦操”区域特色逐步形成。瑞安荣获“全国啦啦操示范区”称号,市四中、万松实验学校荣获“全国啦啦操示范窗口学校”称号,安阳实验小学、阳光小学荣获“全国啦啦操实验学校”称号。于12月承办浙江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2018至2019年度啦啦操比赛暨浙江省第三届啦啦操锦标赛。
5.编制实施中小学校网布局规划。结合城市化发展和瑞安教育实际,科学编制实施《瑞安市中小学校网布局规划(2018-2025)》。规划期内,计划投入校舍建设资金85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25所,增加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
6.创成省示范学习型城市。1月,瑞安顺利通过省教育厅评估,获得省示范性学习城市称号。
7.开展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百日攻坚”行动。根据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及上级部门意见,深入开展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百日攻坚”行动。
8.理顺基层学校党建关系。根据上级部署,将全市286个中小学党组织、5812名党员划归市教育局机关党委统一管理,成立8个教育学区党委,指导所辖中小学党建工作。“至美教育,党建领航”亮点在温州市学校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展示,得到温州市领导和温州市教育局的高度评价与充分肯定。
9.加快推进“智慧教育”。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智慧教育发展的实施方案》,全力实施教育信息化“151”工程,完成瑞安市教育大数据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并完成瑞安教育大数据中心一期建设,建成共享课堂试点校20所。
10.教育研究成果获国家二等奖。虹桥路小学教育研究成果《1+1课堂:基于“整合·拓展”的学科教学变革》荣获国家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瑞安首次获此殊荣。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