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炒”招牌下藏着预制菜,你吃到的锅气可能是演技。
瑞安一群小老板把“拒绝预制菜”贴在门头上,外卖平台立刻冒出大量“现炒”标签,其实后厨还是拆袋加热。
他们赌的是顾客怕添加剂又怕多花钱的心理:真现炒人工贵四成,预制菜虽然便宜,利润反而低五个点,两头不讨好,只能演。
35%的外卖已经是预制,可六成顾客仍喊“没锅气”。
年轻人图快,中老年人要香,商家夹在中间,干脆挂羊头卖狗肉。
标准没落地,直播工厂只是局部作秀,头部企业把保质期缩到七天,冷链再快也追不上现炒的铁锅温度。
我的看法:别急着骂老板,先让标签说人话。
国家协会正在给预制菜分颜色,以后包装印几级加工,就像牛奶写蛋白质含量,一眼看懂。
真现炒敢不敢把灶台摆门口?
预制菜敢不敢把配料表放大到菜单?
选择权回到我们手里,比吵架有用。
锅气可以演,健康演不了,下次点餐先问一句:你家用不用预制?举报